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端穩“飯碗”日子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| 作者:馮 勛 王千軍 | 發布時間: 2022-09-28 | 590 次瀏覽 | 分享到: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安康市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紀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無業不立,家無業不富。唯有就業穩當,收入保障,脫貧群眾的幸福生活才有底氣。202042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安康市考察工作時,作出了“樂業才能安居”的科學論斷,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,通過各種方法保障群眾就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人就業、全家脫貧”,對于這句話,安康的脫貧群眾有著更為真切的感受。2021年全市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11602.48元,其中工資性收入8908.57元,占比76.78%??梢哉f,穩住了就業,防止返貧致貧、推進鄉村振興就有了堅實支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安康市各級黨委、政府積極應對疫情對務工就業帶來的新挑戰,通過勞務公司轉移就業、社區工廠帶動就業、技能培訓提升就業、返鄉能人創業就業等多項實踐探索,形成了以白河縣“四百工程”為代表的脫貧人口穩崗就業“安康模式”,讓脫貧人口就業“飯碗”端得更穩、更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搭建服務網絡轉移就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多虧了村上的勞務公司,幫我找了‘活路’干,既能照顧老母親,還能有錢賺,難場的日子一下子就松翻了?!毖柺邪琢鐓^九組的周幫友滿臉笑容地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以前是村上的老大難,家有高齡患病的老母親,務工出不去,種地養不起,日子過得難上加難。村上的禾木和勞務公司得知情況后,多次入戶摸排務工意愿,了解務工需求,最終在旬陽北站貨場幫他找到了一份機械輔助作業的工作,每月工資2000元,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業是雙向選擇,要實現從“能就業”到“就好業”轉變,精準掌握供需信息是關鍵。為了破解疫情期間“招聘難”與“就業難”的困境,旬陽市率先探索實施“一庫一鏈四平臺”人力資源服務模式,融合306個村(社區)勞務服務公司、20余家公共就業服務機構,培訓上崗370名就業信息員,建立起集“大數據、大網絡、大平臺”為一體的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?!耙粠臁泵业?,精準采集25萬農村勞動力70余個子項數據,建立全口徑勞動力信息庫;“一鏈”對數據,通過區塊鏈技術將供需端數據精準匹配:“四平臺”促應用,指導線下服務人員在“求職招聘、創業孵化、技能培訓、社保服務”方面實現“精準接單”,精準幫扶。目前,已建立勞動力信息25萬人、轉移就業勞動力信息18.3萬人,創業人員信息5000余人,上線100余家企業500余條用工需求、13個技能培訓、4個創業服務項目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點既是破難,更是引路。在旬陽“114”精準就業幫扶模式帶動下,全市已組建人力資源服務公司133個、村級勞務公司1388個,依托蘇陜勞務協作、秦巴就業聯盟等合作機制,全面搭建了覆蓋長三角、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轉移就業服務網絡,與省內外建立勞務合作關系單位2800余家。平利、鎮坪等縣還建立了村級勞務隊,組織村上的脫貧勞動力在本鎮農業園區、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工地“攬活”務工。漢陰縣建成了蘇陜協作人力資源超市,實現了線上招聘面試、線下精準輸送。截至8月底,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招聘活動561場次,其中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375場,“直播帶崗”185場,“直播求職”1場次,累計征集市內外就業崗位25.5萬個,達成就業意向20787人,實現就業9295人。已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.6萬人,其中脫貧人口(含監測對象)務工37.52萬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育就業載體帶動就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以前有家的地方沒工作,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;現在,家門口建起了社區工廠,我老公再也不用常年在外討生活,團團圓圓才是個家”。這是嵐皋縣易地搬遷戶陳永煥說出的心里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搬遷到富麗明珠安置小區后,陳永煥在社區工廠縫制毛絨玩具的外皮,丈夫梅賢安在車間充棉,常年分居兩地的“兩口子”,如今成了生產線上的“夫妻檔”,每天工作8個小時,月月都能收入5000元。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一下子就變成了現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區工廠是安康的一張名片。培育一個從無到有的產業,拉動的不僅是經濟,創造的是更多家門口務工的機會,換來的是家庭的和諧、社會的安定。20215月,市委、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新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的意見,為社區工廠發展把脈定向,確立了以毛絨玩具、電子線束、織襪為重點,地方特色產品深加工、特色手工藝品制作為補充的新社區工廠產業發展格局。一年多來,全市堅持以社區工廠為龍頭、就業幫扶車間、就業幫扶基地為補充,積極培育就業載體,加快產業延鏈補鏈,在推動地方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,千方百計為脫貧群眾創造更多“家門口”就業機會。漢濱區率先在全市建設了零工市場,開展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走訪調查,為靈活就業人員打造“暖心服務”家園。石泉縣大力發展電子線束產業,培育壯大龍頭企業,成功開辟了繼毛絨玩具(織襪)產業鏈之后第二條新社區工廠帶動就業產業鏈。截至8月底,正常經營社區工廠1017家,2022年新增74家,吸納就業3.34萬人,其中脫貧人口8898人;培育幫扶車間693家,幫扶基地150家,吸納就業3.18萬人,其中脫貧人口9563人。全市已實現就地就近轉移就業20.5萬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就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縱有良田百畝,不如一技在手。今年5月,陜西康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培訓師王榮榮獲得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。一位35歲的年輕姑娘能夠獲此殊榮,得益于她的一雙巧手。從選擇家政技能培訓,到勇奪全國家政服務項目金牌,再到轉崗成為培訓講師,“技能培訓”助推她一路“開掛”向前,不僅成為了陜西家政服務領域的金字招牌,也在高技能就業的路上越走越寬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業有術,方能行穩致遠。為助推脫貧群眾就好業、穩增收,白河縣探索推廣“產業、創業、就業”三業融合的脫貧勞動力培訓模式,將技能培訓嵌在產業鏈、就業鏈和創新鏈上。紫陽縣探索“修腳技能培訓+紫陽修腳師勞務品牌”模式,大力開展訂單式、定向式培訓,不斷提高農民工、脫貧人口就業質量。已持續開展三年多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,推進技能培訓進工廠、進校園、進社區、進村組。高規格、高頻次舉辦各類技能大賽,積極營造技能就業濃厚氛圍。連續組織開展兩屆“全球毛絨玩具創意設計國際大賽”、三屆“新社區工廠技能大賽”“世界青年技能日省級分會場暨毛絨玩具縫紉工技能大賽”、“烹飪服務技能大賽”、安康市首屆“蒸面大賽”,技能大賽越辦越好,參與度越來越高,影響力越來越廣。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技能賽事,不僅弘揚了工匠精神,培育了技能人才,在全社會也形成了技能就業、技能致富的濃厚氛圍。2021年全市累計開展技能培訓53124人次,今年1-8月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2109人次,其中脫貧勞動力技能培訓13405人次。人群全覆蓋、培訓全方位的技能培訓促就業模式,讓越來越多的安康勞動者有了一技之長,不僅實現了技能就業,更實現了技能成才、技能圓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招引返鄉能人創業就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,我積極響應安康筑巢引雁的號召,依托家鄉良好的生態環境,返鄉創辦了農業園區,現在已經幫助1000多人脫貧、3000多名父老鄉親增收了”。站在恒口示范區恒晨現代農業園區,望著400余畝熱帶水果基地、25畝康養民宿區,返鄉創業企業家周益寶自豪滿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鄉村振興,關鍵在人”,唯有群賢畢至、“鴻雁”歸來,才能激發創新驅動活力,增強創業促就業的倍增效應。十四五擘畫的美好藍圖,引領著安康邁進了發展的“快車道”,也為“鴻雁”回鄉投資興業創造了條件、培育了沃土。為助力“歸雁”還鄉,市委、市政府高瞻遠矚,做出了加快發展“歸雁經濟”的科學決策,先后印發了《關于加快發展“歸雁經濟”的指導意見》,“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就業9條措施”“大力吸引人才人口18條”“招商引資15條”“經濟穩增長60條”等一系列文件,全力搭建支持“歸雁”返鄉創業就業發展的政策體系,奏響了政策“筑巢”、“引雁”還鄉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。高新區充分發揮?區域、科技、資金、政策等優勢,建設人才公寓,加大招商引才力度,吸引了高新區輝燁電子有限公司等一批電子制造類企業落地。寧陜縣因地制宜,利用林業資源優勢招引務工能人返鄉創業。榮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庚先后在四畝地鎮、筒車灣鎮建設3個以林麝養殖、科研、開發于一體的農業園區,發展獼猴桃園區近百畝,帶動周邊200余戶群眾就業增收。一年來,通過推進開放招商,搭建創業就業平臺,以鄉情鄉愁為紐帶,整合創業資源,增強要素保障,優化公共服務等措施,吸引和支持各類人才人口返鄉入鄉創業就業。截至8月底,全市已招引42806人返鄉創業,創辦企業實體32548個,累計投資338381.167萬元,安置就業91522人。1-8月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.28億元,扶持帶動就業7456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“好飯碗”,才能有“好日子”。脫貧人口穩崗就業,不只要在數量上下功夫,更要讓質量上臺階。我市將繼續致力于“轉移就業穩總量、就地就業擴增量、技能就業提質量”目標,堅持產業、就業、創業三業融合,穩崗、擴崗、送崗三措并舉,加快經濟提速發展,持續推進充分就業,創造更多更高質量就業機會,讓每一名有就業意愿的勞動者都能把致富“飯碗”端起來,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。 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紅色資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wvvwaⅴ在线中文字幕_国产视频黄h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av无码毛片_欧洲vodafonewifi1080